季节安排:3月后制种,6月-9月生产,9月菌袋下地(高海拔地区可适当提前)。
液体菌规模化制种
用液体菌液制作三级固体种菌袋规格17×33无棉盖体封口。配料:棉籽壳26.5%木屑65%红糖1%碳酸钙0.5%麸皮7%过磷酸钙1%。高压灭菌,无菌通道接种。25℃培养20天左右发满,发酵罐6个连续生产。日产12000袋。
原料配制与装袋灭菌
配方:粗木屑80%、玉米芯10%、麸皮10% 、碳酸钙1%(水分含量至70%)。
制作:用大型拌料机二级搅拌,传送机将料传至装袋机。机械化自动装袋,菌袋采用16×60的规格。扎口机扎口。
灭菌:采用贝斯特BMQ-73大型高压灭菌锅前期-0.05抽真空2次,0.12kg/M2压力下保持3小时,焖制30min后打开门散热后出锅。
接种:百级空气净化车间,5条流水线接种,人员自身消毒多级净化后进入操作间,2人发料10人接种4人出料。气动打孔自动接种人工套袋,严格消毒,日接种量11000袋。
培菌: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大棚里,根据气温决定码放的层数,25℃培养。期间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污染的及时检出处理,7-10天进行倒袋一次。让其发菌均匀。待其发满菌丝后备用。
菌袋放气:菌丝长满后继续让其后熟7天,然后就转入通气阶段,菌袋通过菇耳放气机每个菌棒打约200个4-5mm的出耳孔。菌袋打孔后即可下地了。
场地的选择与材料的准备
木耳菌包应选用水,电,交通方便,无污染源,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防水旱的田块或草坪做耳场。
栽培场地的整理
在菌包下田前应把田块或草坪整成龟背状凹床,宽1.8米长不限,边沟为人行道;对面平整后,每亩地用50-60斤石灰进行场地消毒。地面铺一层稻草,这样出耳后即保湿,又不让田泥,沙污染菌耳,准备工作做完后,每行两头要选择无霉烂的圆木或方料两根,长1.6米,直径4-6厘米,木柱6根长50厘米,一头削尖备用,2-4厘米大的小木柱12根,一头削尖备用。每行用小木杆或铁丝架,每行6排,没拍间隔25厘米。每行最中间一排30厘米留用摆放喷水管。行与行之间间隔70-80厘米留作人行道和排水之用。每行间隔150厘米处打上两个立柱架上事先备好的竹片或木条,作为固定铁丝和减轻铁丝的压力。每行铁丝与地面高度应为30厘米。
木耳晾晒场地的准备
按每亩栽培场地做晾晒场地,晾晒架制作:1米宽,长度按田的长度,每隔1.6米立两根粗8厘米,长1.4米的木柱,地上1米,再用纱网绷紧,也可绷两层纱网,立柱上面用竹片固定成拱形,一边下雨时覆盖薄膜。
木耳的田间管理
大田木耳摆袋现场
木耳下地后的管理十分重要,三分种七分管,前期的所有努力都是为出耳做准备。管不好就没有收益所以后期的精心管理很关键,下面介绍出耳的管理细节。
将打孔后的菌袋碰头人字形交叉摆在铁丝上(菌棒下地时选择晴天或阴天摆放)。注意摆放时菌包与菌包之间间隔10厘米。菌棒摆好后就把水幕管道也铺好,我们采用的是露天出耳法。水分的管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水分管理的要点:木耳对水分的生理特性是需要干湿交替才生长良好,木耳干了不长,湿了会流耳烂包,所以采用少喷多次进行保湿。在菌棒下田后的前期保湿中如果菌包出现黄水或霉菌应立即停止喷水,让其干燥待其消失后在喷水。前期的喷水是为了保湿让其菌丝自愈自愈后的菌棒发硬。菌棒自愈后7天就可以催耳了,早晚各延长喷水时间,大的温差和适合的湿度会使木耳在10多天的时间有耳芽出现,耳芽出现后的保水保湿更为重要。阴天不下雨可一天多次少喷水,下雨不喷,晴天早晚喷上午10点前,下午五点后喷。直至木耳长大采收。
当木耳耳片生长至直径10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将采收的鲜木耳放在晾晒架上不可重叠摆放,注意翻身管理。直至干燥。将晒干后的干木耳装包。
生产黑木耳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黑木耳菌包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染和烧菌,木耳菌丝的抗逆能力,抗杂能力比较弱,在生产中的任何程序都应该严格对待,尤其在菌丝培养阶段因为出于高温期要特别注意菌袋内的发菌温度在28℃以下,在23-26℃范围较好。发菌棚要注意干燥通风,有污染的要及时挑出处理。在耳芽以及出耳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会造成后期污染,各地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灵活的掌握或搭荫棚或罩遮阳网等,从事生产的农户要充分掌握和了解黑木耳生物学特性。不至于造成生产的失误,通过精心的管理以达到稳产高产的要求。通过本公司2年的实践以及多年的不断试验以使南方黑木耳南方规模化生产栽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产量和质量都稳定在理想的范围。